陕西省中小学教师研修网
    sn-teacher.com
   


【东校教研】课题引领以研促教 校际交流共赴美好

发表时间:2024-05-23 17:27

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,要“以教育家精神强化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”。强教必先强师。西安高新一小教育集团以课题研究为抓手,鼓励教师结合教学实际问题,开展富有意义的课题研究。

5月23日,西安高新东区小学响应西安高新第一小学教育集团省“十四五”规划课题“校校行”活动倡议,举行了《基于素养本位的小学语文学习力课堂构建实践研究》的中期汇报交流。活动特邀西安小学李娜副校长、西安高新东区小学闫成校长进行专业指导,助力课题研究的科学性、可行性及持续性。


校长致辞   鼓励学习力


活动伊始,闫成校长致欢迎词。他首先对一小教育集团搭建的课题交流平台表示感谢,对莅临我校指导的专家表示热烈欢迎,并向与会者简单介绍了我校近几年教科研成果,希望我校教师发挥集团教育优势,以课题研究成果辐射带动日常教学,让课题研究切实服务于学生学习,让教师、学生都拥有扎实学习力。


图片

课例展示   彰显学习力

本次活动采用的是“课例展示+中期汇报+专家指导”的方式进行。课例展示环节,课题组成员王阳老师执教了四年级《芙蓉楼送辛渐》一诗。该课紧依课题核心词“学习力课堂”进行教学,通过准确定“标”、以问促“思”、“联”中探规、依“法”而学以及讲“练”结合,切实培养学生学习力。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杨旭老师执教了五年级整本书阅读《额尔古纳河右岸》。该课从茅盾文学奖颁奖词出发,提炼出了本节课的研究主题“变迁与坚守”。在读书、批注和交流的过程中,师生共同感悟变迁的艰难以及坚守的珍贵。同时结合思辨问题深刻思考,新旧文明之间的和谐共存问题。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中期汇报   明确学习力

课例展示结束后,课题主持人吴蔚副校长以“学习力课堂,为未来而教”为主题进行了《基于素养本位的小学语文学习力课堂构建实践研究》省“十四五”规划课题中期微报告。报告从西安高新东区小学的“全优”教育出发,结合闫校长提出的语文教学“全文深广练”五改进路径,向与会者阐释了“学习力课堂”构建的基本内核及实施路径。

图片

图片

同伴点评   依据学习力


汇报结束,课题组成员张佑老师和刘侠老师针对两节课交流了自己的观课感受。

张佑老师认为古诗当中,送别题材的作品冠于篇什。教学这首诗时,王老师紧扣目标,理解诗意、感悟诗情。问题驱动学思相依,核心问题串联,思维碰撞。遵循由简到繁、由易到难,层层深入,关联课外古诗,使“言”“文”合一。

刘侠老师认为杨老师的这堂课教学主线清晰,聚焦“变迁与坚守”这一话题,以学生为主体,以问题驱动为支架,共读、共探究、共辨析,多重关联,让阅读从“浅层”向“深处”漫溯,走向“理性”,学生思考的深度、延度和广度均有提升。
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
专家指导   赋能学习力


听好课如饮甘泉,听专家的点评、指导更是如沐春风。

指导专家来自西安小学的特级教师、陕西省名师李娜副校长首先对东校语文教学改革及实施表示赞许,认为东校的“全优”教育及今天的课题“学习力课堂构建”都意义深远,体现了东校“为学生办学”的办学理念。

接着,李校长肯定了两位执教教师的文学素养和教学功底,认为两位老师都能在“标”、“思”、“联”、“法”、“练”上着力,同时,也提出了一些宝贵的意见,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。

最后,李校长还为课题组教师进行了《用阅读为孩子成长奠基》的专题讲座,分享了西安小学多年来对整本书阅读的不懈探索及成效,为两校整本书阅读研究提供思路。


图片

图片

行之力则知愈进,知之深则行愈达。本次“校校行”活动,既是基于素养本位的学习力课堂的集中展示,也是一次教学和教研智慧的交流碰撞,相信老师们会在专家的引领下,继续深耕课堂,学思并用,以课题研究为抓手,不断提升教师及学生的学习力,为终身发展奠基。
图片